当前位置:首页 >> 检察动态

月圆人团圆,沪宁爱心专线已抵达

2022年02月15日

2021年12月5日,长宁检察社会服务中心接公安机关报告,长宁公安分局华阳路派出所内滞留两名江苏来沪的儿童,无人监管也无户籍信息。长宁区检察院依托长三角区域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协作机制立即行动起来。

 

社会调查 厘清思路

据调查,这两名儿童的母亲丁某某不久前因涉嫌诈骗罪被羁押于长宁看守所。由于丁某某涉嫌的罪行可能被判处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依法应当予以逮捕,且存在妨碍诉讼的可能,不符合取保候审的条件,所以无法通过变更强制措施让丁某某履行监护职责。犯罪需要打击,不能让犯罪嫌疑人拿孩子当挡箭牌逃避惩罚,但两个无辜的孩子还是需要得到必要的监护照料。

丁某某的户籍地为南京市秦淮区,她的三个孩子均为非婚生子女,生父不知去向。其中,大女儿凡凡(12岁)与外公外婆共同居住在南京,二女儿晨晨(8岁)和小儿子正正(6岁)由保姆照看。2021年12月5日,保姆得知雇主被长宁警方带走,便将晨晨、正正带至办理该案的派出所门口后离开,再也无法联系,后两个孩子被临时安置在了华阳路街道未保站。

长宁未检检察官和院关工委代表来到未保站看望姐弟俩,两个孩子有未保站叔叔阿姨的陪伴和照顾,生活暂时有了着落,但有时还是会流露出隐隐失落的表情。“我想回家,我想和大姐姐一样上学。”晨晨眼泪汪汪地对检察官说。姐弟俩的监护及上学问题亟待解决。

 

多方联动 两地齐心

检察官首先联系了丁某某的父母,然而事情并不容易,丁某某所提供的电话号码怎么也打不通,于是长宁检察迅速对接区未保办,启动临时监护和保护救助机制。区民政局、区检察院、区公安分局、华阳路街道举行联席会议,明确分工。

华阳路街道困境儿童临时照料点承担姐弟俩的临时监护义务;公安机关进一步收集姐弟俩的出生证明、其他近亲属等资料信息;检察机关启动跨省监护监督。

幸运的是,在一次与姐弟俩的交流中,检察官找到了突破口。原来晨晨与大姐姐凡凡一直有联系,通过这一渠道,检察官终于掌握了孩子外公外婆的准确联系方式。电话打通了,但老人表示,帮着抚养一个已经是压力巨大了,无心也无力再抚养这两个没有户口的孩子了。

办户口的前提是要有出生证明材料,可丁某某供述的孩子出生日期和接生医院,均显示查无此人。未检检察官于是联合公安机关,详细询问医院的大致地点、周边标志性建筑、孩子出生时的天气、衣着厚度等细节,一遍遍走、一家家查、一本本翻,终于在上海某医院和南京某医院查到了两个孩子的接生记录。户口有了着落,外公外婆家所在地的南京市秦淮区检察院与当地民政局沟通,为孩子申请补助。

“没过十五还算新年,我们等孩子回家过年。”看着户口信息和补助材料,外公外婆又流下了眼泪。

 

火车隆隆 护送回家

经过整整70天的努力,元宵节前一天,长宁未检检察官、公安承办人、未保站工作人员与姐弟俩一起乘坐高铁回南京,秦淮未检检察官也来到高铁站迎接姐弟俩。

当姐弟俩来到外公外婆所在的小区,他们一下车就扑进老人的怀中,一家人终于团圆了。

检察官一遍遍叮嘱着:要听外公外婆的话,有事就给我们发微信。

孩子们挥手向检察官和工作人员告别,有力地说着:我会去上海看你们的!

下一步,长宁未检与秦淮未检还将继续就落实两个孩子的上学问题、是否剥夺丁某某监护权、协助外公外婆履行监护职责等进行通力合作,共同呵护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文中姓名均为化名)


微信图片_20220216153416.jpg


微信图片_2022021615341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