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检察之星

梅静:让所有孩子都被温柔以待 | 楷模·力量

2021年05月07日

1623378089092011931.jpg


    刚刚荣获上海市第八届未成年人检察业务标兵称号的梅静,是长宁区检察院第七检察部的一名未检检察官,也是区党代表。在此次“楷模·力量”先进典型演说会中,梅静检察官荣获一等奖。

从检12年来,她一直奋战在公诉、侦查监督、未检等一线办案岗位,曾办理全国有重大影响的携程亲子园虐童案。荣获个人三等功一次,嘉奖5次以及上海检察机关“法治进校园”优秀巡讲员等诸多荣誉。

走进她的办公室,书架上不仅堆满了法律类的书籍,还有儿童心理学、亲子关系类的书籍。“未检干警个个都是多面手,需要多重知识积累、多种能力素质。”梅静柔声细语地介绍。待人亲和、温暖细腻,这是长期未检工作浸润而成的气质。

“办理未成年人案件与办理成年人案件很不一样,我们会深入了解未成年人的成长经历、家庭背景、涉案原因,尝试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碰到青春期遇上更年期的家庭,还会尽可能帮助他们改善亲子关系。对每一个孩子的司法处理决定都关系着一个家庭的未来!”梅静动情地指了指墙上的一面面锦旗,“这是老百姓对咱们未检工作的最大认可!”

谈起业务竞赛,梅静坦言“是一次挑战!对选手们考察得非常全面,包括策论写作、案件报告制作、业务答辩以及一对一论辩赛”。“特别佩服出题者的智慧!”梅静笑着说,用三天半的时间把选手们的功力和韧性都逼出来了!

比赛过程虽然“备感煎熬”,赛后却“酣畅淋漓”。最难熬的就是案件报告制作这个环节,要在8个小时内完成10余万字的案卷审查并撰写出结案报告,十几个犯罪嫌疑人十几节罪行,人物关系、案情以及量刑情节错综复杂。

虽然有办理几百起刑事案件的历练,但在梅静看来,这种与最高检接轨的高强度竞赛模式还是令她“措手不及”,选手要在短时间内把平时办案的积累条件反射式地快速迸发,是一场毅力、体力和脑力的比拼!选手们在其中也找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

“没想到自己能坚持走到最后!”梅静坦言,“非常感谢领导和小伙伴们对我的关心和帮助。”梅静觉得是在长宁未检这个集体中的长期沉淀,塑造、成就了自己。同时还有来自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备赛的那段时间,她总是很晚回家,到家时孩子已经进入了梦乡,她甚至错过了孩子小学入学的开学典礼,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陪伴来弥补这个遗憾。

长宁区检察院是全国未检工作的发源地,“35年来,未成年人保护的理念在这里深入人心,大家一脉相承、代代相传。”梅静说,她在这个集体里受到熏陶,也学到很多。对于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她始终坚持“零容忍”,而对罪错未成年人,她耐心帮教不放弃。

“推一把是少年犯,拉一把是大学生!”经过梅静和同事们的努力,她们帮教的涉罪未成年人无一再犯罪,有的继续完成学业,有的找到了心仪的工作。

在未检工作6年来,梅静用心用情办好每一起案件,办理的案件被评为全国检察机关推动加强和创新未成年人保护社会治理十大典型案(事)例、全国检察机关依法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十大案例、市妇女儿童维权优秀案例提名奖以及市检察院未检优秀个案、附条件不起诉十大典型案例等多项荣誉。在办案之余,她笔耕不辍,撰写的多篇案例分析、调研文章被最高检《未成年人权利保护指导性案例实务指引》《未成年人检察》等载体发表。

身为长宁区的党代表,梅静常常深入群众、走访社区学校,她联系爱心心理咨询师上门为有需要的未成年被害人开展心理疏导,为遭受性侵害的女童能尽快获得司法救助而协调奔走!

她走进校园进行普法巡讲,邀请孩子们到检察院参加开放日活动,让孩子们懂得用法治来保护、约束自己,受众学生达3000余名。梅静还结合办案以及社会热点事件打造了“宁萌说”普法微视频栏目,通过线上普法的形式为更多的孩子播下法治的种子!

梅静说成绩属于过去,她将继续保持着争取儿童利益最大化的初心,不断精益求精、探索创新,让所有的孩子都被温柔以待!